2025年4月6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环境学院何旭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土壤与地下水中短链氯化石蜡的高效修复材料与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哈尔滨市华旗饭店召开。该项目由生态环境部作为主责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作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来自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与项目组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就项目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展开深入研讨。
项目启动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王盼盼教授主持。生态环境部许鹏达高级工程师致开场词,他结合新的形势与挑战,宣讲部委在项目指南中提出的要求,对项目研究表达了期许,预祝会议顺利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创新处路洋副处长代表项目依托单位致欢迎词,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本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校在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专项中首次担纲重任,这既是对我校科研团队实力的充分信任与认可,也让我们在倍感鼓舞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梁恒院长在寄语中,通过对学院人才构成、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介绍,表达了学院对全力支持本项目的决心,对项目的顺利完成充满期待。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由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研究员主持。会议期间,何旭教授从目标定位、技术路线、任务分工等方面汇报了整体实施方案。四个子任务负责人分别围绕材料研发、技术集成、场地验证及综合评价等方向展开详细阐述。评议专家组由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玉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梦舫研究员、天津大学邱顺添教授、同济大学楚文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左锐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殷宪强教授、黑龙江大学邹金龙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孙士权教授等九位专家组成。
通过对项目实施方案的深入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的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合理,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际场景协同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在技术验证场地选择、成本与修复效果评估、污染物资源化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键建议。
项目负责人何旭教授在听取专家组意见后诚恳地表示,项目组将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并加强对场地的深入调研与数据积累工作,积极推动项目研究任务的有序实施和各任务衔接,以确保项目研究目标的完满完成。最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马军院士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达了真挚感谢。